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天津自贸区打造京津冀新总部基地
时间: 2016-06-28     来源:江苏热线    

  东方网记者程琦6月27日报道:东方网记者从在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心商务区集采活动上了解到,随着于家堡高铁站的通车,城市建设和配套的逐步完善,各种战略机遇和政策的叠加,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已经成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的重要阵地,特别是承接首都央企、民企、跨国公司等各类企业总部。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是滨海新区七大经济功能区之一。2007年开始筹建,2010年12月成立管委会并建立党组,成为滨海新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滨海新区共有七个功能区分别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东疆保税港区、中心商务区、临港经济区。人们习惯把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称为“于家堡自贸区”。

  据介绍,2015年4月21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中心商务区成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中心商务区的功能定位是京津冀企业总部聚集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区、创新创业特区和天津市滨海新区核心区。

  数据显示,2015年,中心商务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亿元,较2014年翻一番以上。全年注册企业总数5811家,是“十二五”前四年企业注册数总和的3.6倍。金融已成为中心商务区的支柱产业,国际贸易与跨境电商、科技互联网、文化创意与教育等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常委、中心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郑伟铭表示,围绕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中心商务区正在探索建设京津冀总部集聚区,将依托商务区各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承接首都央企、民企、跨国公司等各类企业总部疏解,同步面向全国加快聚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的全国总部、功能总部和区域总部落户。

  “目标是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建设成为体制先进、机制灵活、高度开放、环境优越、功能完善、产业高端的京津冀总部集聚区和服务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郑伟铭说。

  据悉,中心商务区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中心商务区围绕以“一颗印章管审批”为重点的审批体制改革,设立综合服务大厅,推出“专家+管家”指路式的行政审批服务。也就是说,企业自进入中心商务区后所有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事宜,全部由区内专员负责对接,全程跟踪、督办催办、监督管理,同时,构筑起“企业动嘴、企业跑腿”的专业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各类高标准、市场化的专业服务机构,为各类企业免费提供包括设立代办、财税咨询、资质申请、专利申报、审计评估等在内多项专业化增值服务。

  此外,中心商务区还率先搭建起“双创通”企业服务平台,建立了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网上办事系统,使入区企业可以享受“足不出户,创业无忧”的体验。同时,探索“网上预约+网上审批”服务渠道,搭建了商事登记自助行政服务系统,提供商事登记以及单一行政许可服务事项的一站式自助服务。

  




网友评论: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