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游庆仲
伴随着解决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包括南京在内,近两年全省范围都在积极推行公共自行车的建设。截至去年年底,南京的公共自行车总量已接近4万辆。在刚刚结束的南京市两会上,该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陈雷有关南京公共自行车生命周期辆均7000元的说法更是引来不少争议。对此,昨天列席参加江苏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九三学社界别组的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游庆仲表示,基本公共服务应更多追求社会价值,公共自行车既符合发展趋势也受到居民欢迎,交通部门会继续推行这一惠民举措。
公共自行车巨额投入值不值
一辆购置成本只需要数百元的公共自行车,每年要花费上千元的管理费,这种维护不如买新的价格差一经公布,不仅普通市民生疑,连人大代表也质疑如此巨额投公共自行车究竟值不值。在刚刚结束的南京市两会上,当交通运输局局长陈雷公布南京公共自行车6年生命周期内辆均投入7000元被报道后,一时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
更有网友举例,前两年武汉由政府前期投入3亿元打造城市公共自行车,为减少后期投入,采用“政府引导+民企运营”模式,运营企业从政府给予的广告位和每年数千万元补助中获利。该工程投入4年多后陷入瘫痪荒废的境地,结果是“政府投钱了,民生工程却烂尾了,但运营企业却赚钱了”。
另一个采取“政府投入+国企运营”的模式运作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例子是安徽阜阳,这种模式虽然避免了民生工程烂尾的发生,但同样因政府投入成本大增,以及高昂的维护运营成本引来多方质疑。
南京的公共自行车采取的是类似于阜阳的模式。如果以南京规划的2017年总规模7万辆计算,即便相关成本不增加,生命周期内,每年南京要为此投入1亿元。
基础公共服务更多追求社会价值
在昨天的会场间歇,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列席参会的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从近几年全省的推广使用情况看,老百姓还是很欢迎的,公共自行车的利用率也在逐步提高。”
“目前大家所关注的主要是价格问题,但这是阶段性的,而且价格组成并不是单一车辆这么简单。”游庆仲举例说明,一辆公共自行车购置成本只需要三四千元,但其设置场地、增添装置同样是前期必要投入,同时后台信息系统建设也需要钱。毕竟要支持通刷通还,未来还会全省甚至全国联网,这些投入集中在前期反映出来,自然就会让老百姓觉得贵。“像场地、设备、信息系统都是一次性投入多年使用,等站点多了,自行车总量上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费用被摊平,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在简要分析成本构成后,游庆仲也强调,对于基础公共服务更多应追求社会效益,即为城市环境改变了多少,是否让居民满意。本身不存在效益,只提供服务。至于算经济账,可以通过后续的市场化操作,比如广告等方式体现,进一步降低政府投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当然也可以用微循环公交来完成,但车辆、场站、维护、人员同样是笔较大的投入,而且还不符合低碳环保需求。”游庆仲告诉记者,目前来看公共自行车总体效能是不错的,省交通部门今后仍然会力推,并给予补贴。
高铁越来越密集再建机场是否必要
交通出行事关每个人,即便是列席参会,在昨天的界别分组讨论中,多位省政协委员就江苏交通的发展和游庆仲沟通。其中就谈到了我省将新改建8座通用机场的问题。考虑到徐宿淮盐、连淮扬镇以及宁启城际通车后,高速铁路网已密布所有省辖市,再建8个通用机场是否有浪费之嫌。
对于这一问题,游庆仲回应,通用机场规模都很小,主要是解决商务出行、旅游以及专业性的服务比如农业、森林、应急救援等功能,着重增强一个区域内的空中服务能力,并不是解决长远距离的交通运输。这几年高速铁路发展的确很快,但江苏目前的高速铁路网密度并不高,已有和规划的只达到4000公里,覆盖的也只是重点或节点城市。高铁发展和航空发展在国际上还是有不少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两者是不同的服务方式和功能,不同人群也有着不同的出行需求。
力争“十三五”开工京沪高速扩建
昨天,一份有关江苏2016年重点民生工程的菜单出现在网络上,其中就包含了京沪高速公路的扩建。考虑到在刚刚结束的全省交通年会上并没有出现这一工程名录,对于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的计划游庆仲也给予了回应。
据游庆仲介绍,京沪高速公路不仅是江苏也是全国的重要通道,自建成通车以来,由于重型、大型货车交通流量大,一直比较拥堵,安全隐患不少,沿线地方一直呼吁早一点拓宽改造,提档升级。目前这一工程已经列入到了规划,“十三五”期间会推进项目的前期工作,并力争在后两年开工。改建工期约在4年内完成。届时,京沪高速公路将变身为双向八车道。
“江苏境内一共是300多公里,重点区段在淮安以南。虽说已经列入规划,但这条道路建设难度会非常大,首先是原本的通道区段比较狭窄,受到的制约就多。其次西边有运河、东边有多个生态保护区,还涉及连淮扬镇铁路以及众多村落。如果能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建设开工已经是速度很快了。”游庆仲表示。记者陈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