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教育镇江学校副校长谈中学教育
时间: 2013-08-27     来源:江苏热线    

  近日,安博教育集团旗下的镇江市外国语学校、镇江市国际学校副校长周慰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的专访,畅谈教育,就高考改革和出国留学等话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中学阶段学习知识是学生很重要的方面,但不是全部,学校应当创设条件,帮助和启发学生自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他强调,学校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包括孩子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社会实践、做志愿者,比如自发走上街头进行反映社会责任感的一些活动,领导力的开发,科学素养的培养等等。把这些完善起来,才能形成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途径。

    周校长表示,中国现有的评价机制只能说明高学历者曾经是高考的高分获得者,但高考的高分获得者,不一定就是人才。他说,我们国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诚信体系,如果实行高校的完全自主招生可能会招致新的教育不公平、腐败等问题产生。

    “所以要想深层次地改变教育现状,我们教育工作者力所能及能做的,比如从办学的角度,应当培养怎样的人,是不是一定要通过现在的高考形式来对一个学生进行终极评价等等,这些我们能改变的,能做到的,一定要去努力地实现。”周慰校长说。

    “国外的大学不是考试制而是申请制,优秀的孩子想要上顶尖的学校,除了提供自己的GPA、SAT等成绩,还要向学校展示自己参加的课外活动、社会责任感、领导能力等,这符合一个人全面成长的过程。这是值得中国高考借鉴的地方。” 周校长说。

    周校长认为,结合中国国情,高考改革需循序渐进,直接照搬美国大学招生制度亦不可取。他分析:“美国四年制大学有2400多所,承担了美国近3亿人口的需求,而中国本科(不含三本)学校只有700多所,却要满足近13亿人口的需求,我们的教育资源分配必定会产生问题,因此必须有考试来作为一个门槛。但是,唯分数论是一定要废除的。”

    他建议“留考试改招生”,把中国的高考跟申请国外大学的多选择性相结合:高考分数线不划分等级,到达某一特定分数线的学生都能有机会报考、申请各种类型的大学,每人填报三至四所,然后接受学校的考试。如果获得多所学校的录取,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入读学校和专业,类似于现在的“艺考”模式。

    周校长表示,“自主招生”模式是高考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但与高考制度并行的情况下,为高考生增加了更多的负担。他认为,可适当引进西方评价体系,中西结合,逐渐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稀少国情的终极评价制度,这将会给学生和教师的生存环境带来深层次的变化,让更多孩子、优秀人才留在中国。 



网友评论: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