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我省建设新一轮过江通道步伐继续加快,2019年开建了常泰大桥和龙潭大桥,全省在建过江通道达8座,不久,江阴第二过江通道即将开工。预计到2025年,全省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数量达30座,至2035年,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数量达36座。12月17日,省交通运输厅成立“江苏省过江通道建设技术专家委员会”,聘请多位院士在内的知名专家,为江苏跨江桥隧工程作技术支撑。 过江通道“供不应求” 我省沿江八市以占全省近1/2的国土面积、3/5的人口,创造了全省80%的地区生产总值、90%的进出口总额。长江是沿江城市横向之间的黄金带,也是南北之间的“阻隔带”。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14座过江通道,包括8座公路桥,1座铁路桥,1座公铁两用桥,2座隧道,2座城市轨道,在保障南北两岸要素流动的同时,早已不堪重负。 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给记者提供一组数据:2018年全省公路过江交通量70万绝对数辆/日,2000-2018年均增速约11.35%。其中,苏通大桥流量最高,逢节假日必堵,江阴大桥、南京二桥次之,泰州大桥、润扬大桥交通压力也较大。 考虑到未来轨道交通分担情况,省交通运输厅预测,到2035年江苏全长江断面公路及城市道路过江总交通量将达到220万当量小客车/日左右,所需跨江通道车道总数约240个,按每个通道平均车道数6个计,约需过江通道40个。 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通道中有“两纵两横”在江苏,其中,横向的沿东陇海通道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相关,沿江通道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紧密相关,纵向的沿海通道、京沪通道则把这两大国家战略紧密联系起来。过江通道是我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突出瓶颈,也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的突出堵点,不仅制约了苏南苏中苏北的协调发展,还影响全国南北和区域之间的畅通。 虽然有过江通道正在建设,但全省内联外畅的综合交通“一张网”远未形成,不利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说,苏北高铁建设步伐在加快,通过加密、畅通过江通道,促进发展要素跨江快捷流动,缩小江苏区域发展差距,加速全国南北资源互通的步伐同样要加快。 补齐短板迫在眉睫 目前,我省在建过江通道共有8座——沪通长江大桥、五峰山过江通道和南京长江五桥将于2020年通车,和燕路过江通道2022年建成,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仙新路过江通道2023年建成,龙潭长江大桥和常泰长江大桥2025年建成。 国家层面已批复规划江苏省过江通道36座。“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江苏省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推动解决我省南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充分考虑跨江交通发展新需求。”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江苏在国家已批复规划数基础上,规划新增10座过江通道,完善3座通道功能,江苏过江通道规模将达46座,其中包括南京地铁4号线、江阴第二、江阴第三、通沪、宁仪城际过江通道;七乡河、海太、张皋、润扬第二、锦文路、南京市域快速轨道、苏通第二、上元门、崇海过江通道;南京地铁13号线、南京地铁14号线、南京地铁17号线、汉中西路、靖澄、张靖、金山、润扬第四、仪征至龙潭、润扬第三过江通道。 当前,江苏把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全省全局性重点工作和“最迫切”的任务加以推进,明确要求加快推进过江通道等补短板建设。陆永泉说,对照2025年已建在建超过30座的目标,我们正在倒排时序进度,规模化开工,快速化推进,力争早日实现从“隔江相望”到“跨江融合”。 记者从省交建局获悉,江阴第二过江通道即将开工建设,按照设计,盾构隧道外径达15.5米,为内地最大直径盾构隧道,隧道长度约6.4公里,为全国长度排名第二的长江隧道。 宜桥则桥宜隧则隧 长江江苏段干流总长约430公里,占长江通航里程的1/7,承担了长江全线70%的货物运量,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后,江上大型船舶日渐增多。长江中下游已经有多个在建过江通道,长江岸线资源也愈加紧张。 “过江通道要抓紧建,另一方面也越来越难建。”陆永泉表示,在今后过江通道规划建设中,要统筹兼顾,重点协调好与生态红线、环境敏感区、长江航运等之间的关系,集约利用沿江岸线资源、环境资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认为,如今,长江中下游的隧道越来越多,主要是隧道建造技术现已相当成熟,能够应付可能遭遇的多种复杂条件。“一般情况下隧道建造成本高于桥梁,但有益于保护岸线资源和通航。”他说。“但也不是所有过江通道都适合选择隧道。”钱七虎提出,要加强工程技术经济方案综合论证,宜桥则桥、宜隧则隧,合理确定桥隧方案,“江阴第二过江通道所处位置两岸土地珍贵,寸土寸金,就适合修建隧道。” “桥位选择需要考虑两岸接线平顺性,以及建桥对通航、防洪、岸线码头影响,并尽可能采用多种交通方式合并过江,以节约利用通道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秦顺全认为,“比如,在建的常泰大桥,统筹考虑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城际铁路三种过江方式,提升了过江通道的通行能力。” “过江通道建设向科技创新型转变,相当于在倒逼行业进行技术升级。”陆永泉说,必须要加强大跨径桥梁建设科技创新的系统集成,努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更加注重过江隧道大盾构方面的技术攻关和科研创新,“这也能够促进企业抢占桥隧建设科技发展制高点,带动江苏交通建设领域产业发展。”(梅剑飞) 原标题:我省全力加速推进过江通道建设 从“拥江发展”走向“跨江融合” |